郭晓娟(加拿大)

三等奖

作者简介:

   郭小娟,在日本获得流行病学博士。曾在中国任医科大学教授及预防医学系主任,为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及世界卫生组织指定机构特聘专家。现为加拿大女作家协会理事,北美海外文轩作家协会理事,加华笔会终身会员,加拿大话剧团编剧/签约演员。参编中国医科大学教材《预防医学》。获优秀文学作品奖9次,并收集在《匍匐前行》《世界海外华人作家最佳短篇小说年选2025》等文集出版。撰写的中篇悬疑小说《风中摇曳的洋紫荆》获得三次电影节奖及第二届世界华人周刊科发图书奖,并改编为话剧在温哥华上演,获得广泛赞誉。本人主演影片《浮萍》《浮世》《挪威森林》《无言》,参演电影《一场没有必要的春晚》及话剧《我们这个院》《夏洛特烦恼》等。  

获奖作品:《风中摇曳的洋紫荆》(60集)

故事梗概:

院子里有棵北美洋紫荆,早春开花,象征着严冬过后的新生与希望。每当风起,粉紫色的花瓣便随风飘落。

2023年3月,花园路的一栋白色屋中发生了离奇命案,打破了社区的宁静。生物统计学博士路涛与妻子舒琦双双死于家中,女儿路小芊昏迷不醒。现场无暴力或侵入痕迹,只有散落的猫粮和一块形似小鸟的树皮。华裔警探段瑾与搭档马特介入调查,首先找到了案发当天与路小芊有过三次通话、在舒琦家居住过两年的侄子舒向东。随着舒向东的视角,一个看似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背后隐藏的亲子教育、药物阴谋与血缘纠葛等暗流,逐渐浮出水面。

舒琦与路涛是典型的精英移民家庭。舒琦强势偏执,将未竟的“科学家梦想”投射于女儿身上,甚至以跳河相威胁逼迫她报考藤校医学院。路涛看似温和隐忍,实则内心埋藏隐秘,并暗中为患抑郁症的女儿提供未上市的实验性药物NRX-78,以维持她“优秀”的幻象。

NRX-78由退休教授李启文与德国联合研发,路涛以志愿者身份获取并给女儿服用。此药虽能短暂稳定情绪,却会导致幻听、神经紊乱甚至心脏衰竭。李启文为规避监管,通过慢炖锅走私药物,而在他家做清洁工的万华无意间成为送锅的人。

十八岁的路小芊长期承受母亲高压管控与校园霸凌,在中西文化的夹缝中找不到归属感,十分痛苦。她将表哥舒向东与闺蜜娃娃视为心灵庇护,猫咪绒球和绘画成为仅存的慰藉。虽然顺利考入母亲心仪的名校,所学专业却非自己所愿。案发前的情人节,她目睹了舒向东与娃娃的告白场景,精神支柱彻底崩溃。在即将赴美上学之夜,小芊服用了父亲留下的药物,陷入昏迷。

而舒琦与路涛的死亡,则指向更深层的人性与家庭裂变。追求人生赢家的路涛,在海外遭遇心理和职业之死。被公司停职,又惊悉娃娃是自己的私生女。面对两份父职、药物风险与经济的重压。在失手将娃娃推进河里,回家又看到小芊自杀后,他彻底崩溃。当舒琦踢开娃娃保存的小鸟树皮时,他终于情绪爆发,勒死了妻子,继而突发心梗猝亡,酿成家庭悲剧。

万华的女儿娃娃,是布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生,深谙NRX-78副作用。她认亲路涛,本想讨回母亲半生苦难的“债”,以借款为名逼迫路涛担责。而路涛处于被停职后的恼火中,失手将娃娃推入河里。娃娃虽然生还,但为了母亲,带着矛盾离开,却在血缘与怨恨间挣扎。

万华是贯穿全剧的悲剧核心,终其一生承受背叛与漂泊,却是有大爱的人。她年轻时资助路涛求学,却遭抛弃,独自抚养女儿,为生计做保姆移民加拿大。讽刺的是,她与舒琦住同一社区,和娃娃一起曾为其伸出援手,却不知舒琦的丈夫正是抛弃自己的负心人。当娃娃通过DNA检测揭穿身世,万华选择沉默,卖房回国,将半生恩怨埋入异国的风雪中。

关系如同一张密网,困住所有人:小芊在母爱窒息下凋零,路涛在双重父亲身份中撕裂,万华忍辱负重。而娃娃用理性审视痛苦,成为唯一挣脱宿命的人。

案件以舒琦和路涛的死亡告终,但结案后仍存疑点。段瑾在目送万华登机回国的瞬间,突然瞥见一个酷似路涛的身影,暗示罪与悔从未真正终结。

最后,舒向东将表妹接回照顾。洋紫荆树下,昏迷的小芊指尖微动,仿佛回应着娃娃的歌声。风中的洋紫荆摇曳如初,其花语“家庭和睦”成为莫大反讽,却也在小芊的泪珠中透出一丝希冀:那些被时代与命运碾过的人,终在沉默中寻得片刻安宁。

《风中摇曳的洋紫荆》以悬疑为骨,人性为魂,探讨移民家庭的代际创伤。舒琦的强势源于底层逆袭的恐惧,路涛的懦弱映射知识分子光环下的伦理困境,而小芊与娃娃的镜像命运,揭示精英教育对人性的异化与伦理困境。剧本通过牛肉香菜饺子、小鸟树皮、慢炖锅等意象,将悬疑线索与情感隐喻交织,呈现一幅海外华人的浮世绘: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每个人都试图逃离过去,寻求新生。

愿爱与和解,能在风中生根。

 

专业点评:

    本剧以一起命案为线索,层层剥开精英移民家庭的伦理暗影与情感裂变。药物阴谋、血缘迷局、精神压迫与文化冲突构成多重戏剧张力;是一部兼具悬疑、情感与社会批判力的高浓度现实题材的微短剧集佳作。

Previous
Previous

陈鑫(中国大陆)

Next
Next

岩波(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