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青青(加拿大)

创意奖

作者简介:    

         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材料系,在校期间担任校级社团“神剑社”副社长,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诗歌、散文,社会调查论文发表于专业刊物并合集出版。工作期间曾在省级电视台独立制作电视节目《快乐寻宝》,创立过个人文化工作室,担任过多部省级专题片及央视获奖故事片主笔。为中国石油总公司编撰首版环保科教片《话说HSE》。移民加拿大后,在华人报纸发表诗歌散文及长篇小说连载《烟花之恋》等。2018年几篇微小说收录于《加拿大华人微小说集》。2019年出版微小说集《独行时间》。2025《吕宋面具》全版权签约出版。

获奖作品:《夜未央》(80集)

故事梗概:

     民国老上海老人物老风景老故事, 围绕上海以及中国有轨电车的兴亡, 叙述一家人的悲欢离合。根据家史改编。

 我有一个爷爷但是我有两个奶奶。四十年代,到上海谋生活的爷爷子良和父亲住在茅棚里。那时,混血的大奶奶正住在租界的洋房露台上学中国山水画,安徽农村的小奶奶家里被日军炸毁正跟着家人沿着铁路一路往上海来。

 四十年代初,子良与父亲树森靠打铁谋生,艰难地在这片战火未曾触及的土地上求生存。子良心中怀抱着梦想,不甘心永远过这种苦日子。一天,他看到黄浦江边有英商汽车公司的人正在做客流数据收集,顿时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去找这些外商要生意。

 在一次偶然的会面中,子良硬生生从英商经理那里拿到了有轨电车铁轨的合同,这成为他事业的起点。随着有轨电车的运营,他的生意越来越大,涉足了更多行业,也帮助镇上的人修路修桥,甚至捐款助学。渐渐地,他攒下了不少财富,甚至在租界买下了洋房,娶了两个妻子——混血的大奶奶和家乡的小奶奶。

 然而,日本的侵略不期而至。那天,银行冻结了英商汇进来的45000银票,子良的父亲愁得不吃不喝,急切地嘱咐儿子不要再与外商打交道,回乡下去,远离战火。然而,命运却没有给他们安宁的时间。

 子良带着徒弟们回到乡下,想暂时避开战乱,却未料到乡下有人将日军军官杀害,并将其尸体埋在自家后院。子良因此遭到日军的毒打,虽然最后交赎金得以生还,但回到上海后,他的心情再也没有恢复如初。

 与此同时,大奶奶终于怀孕,然而却失去了孩子,身心受创,陷入了精神崩溃。而小奶奶则诞下儿子,家庭本应充满喜悦,但战争和动荡让一切变得不再平静。

 日本投降后,子良的工厂重新开工,但英商公司依然拖欠款项,并以贬值的英镑支付,导致两家频繁打官司。西陵愤怒不已,选择加入共产党,立志要推翻旧政府、赶走洋人;而子良依旧坚信,通过努力能够扭转局面,坚持打官司。最终,三度起诉,胜诉的那一刻,上海解放了,所有外国资产被全部冻结。

 哥哥子良被定为“开明资本家”,而弟弟西陵则在一场暗杀中死去,被定为烈士。国家开始实施一夫一妻制,爷爷不得不选择留下一位妻子,最终选择了大奶奶。走时把一份文件交给小奶奶缝在衣服里带走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奶奶的精神状况进一步恶化,而小奶奶留下亲生儿子给大奶奶抚养,自己离开上海回到家乡农村,独自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文革结束后,她带着烤红薯的摊子回到了上海,听说儿子因为历史有一份所谓的变天帐问题而无法入党,在绝望中自杀。她不敢去找爷爷,直到听说爷爷因儿子去世加上被派遣劳改扒废弃的铁轨而即将离世,才最后见了爷爷一面。爷爷临死把神智不清的大奶奶和被儿媳妇扔下的小孙女托付给了小奶奶。

   最后,国家落实了政策,小奶奶带着大奶奶和小孙女回到别墅,大奶奶病情渐好,决定让孙女前往国外寻自己的远亲。小奶奶将爷爷让其保存的东西交给孙女,并告诫她: “等你成为律师的那一天,打开它。”

    许多年后,孙女终于如愿成为了律师。她回到上海,寻找亲人的痕迹,却发现一切早已改变。她来到爷爷曾经的工厂,那里已是崭新的公司;再来到外滩,老旧的有轨电车已静静停靠,最后一班游客悄然离去,司机朝她微笑挥手。孙女轻轻打开铁皮盒,里面是泛黄的老照片和几张发霉的收据,所有的历史似乎在时间的流转中逐渐消散。她注视着那些熟悉的面孔,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与无言的哀伤。

 

专业点评::

    本剧以民国至改革开放为历史背景,通过一位有轨电车创业者的家族兴衰,串联出战争、爱情、信仰与时代巨变下的悲欢离合。命运交错、身份抉择与时代冲突,使情节厚重,是一部兼具史诗格局与家族温情的年代作品。

Previous
Previous

彭闪闪(澳大利亚)

Next
Next

刘少勇(美国)